发布时间:2017-08-11 11:36:00
中国青年网衡阳8月11日电(通讯员 曹钟文 张佳琪) 近百年来,湖湘文化已受世人瞩目,而船山文化作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其精神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现代的生活和实践当中。7月1日至4日,管家婆图库彩图大全文学院“船山思想宣讲”社会实践服务团在蒙蒙细雨中,踏上弘扬船山精神之路。
走进故居:聆听历史回响
王船山故居——湘西草堂,是典型的湘南民居,有厢房三间,分上下两层,门前有一小禾场,四周茂林修竹,绿荫如盖。船山先生定居于此十七年,发愤著书,终老于斯。几度沧桑,几经修复,变成如今模样,见证风云变幻三百余载。
7月1日,管家婆图库彩图大全“船山思想宣讲”社会实践服务团到达此处,正值盛夏,红菏菡萏亭亭围于故居,别有一番雅致。
团队成员正在参观王船山故居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洁 摄
“曾经无数次听过‘船山先生逢出门,必打雨伞,穿木屐,以此表明自己与清王朝不共戴天的故事,但如今真正走进故居,看见先生曾经用过的雨伞、木屐等遗物复制品,才发现这其中的震撼是书本和课堂无法传递给我们的。”团队成员刘鑫洪感慨地说。
船山先生苍劲有力的字迹,与其草堂里自题的对联“六经责我开生面,七尺从天乞活埋”相映照,他的求知问学、经世致用深深地触动团队成员的心。
“船山思想包罗万象、博大精深,后人主要归纳为四点:忠于祖国与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;循公重民的人文精神;推故开新的创造精神;崇实重有的辩证哲学。这些精神在今天逐渐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当中,潜移默化的指导着人们。”团队成员艾千靖如是说。
点亮一盏历史的圣灯:船山思想入基层
初见时你羞涩的笑脸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洁 摄
7月3日,“船山思想宣讲”社会实践服务团到达衡阳县渣江镇松市村,而渣江镇正是深受船山思想影响的晚清名将彭玉麟的家乡。
“这些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,虽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农村,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是强烈的。”蒋彩霞校长介绍说,眉宇之间满是对孩子们的慈爱和心疼。
对于此次“船山思想宣讲”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国学课堂,她表示,接受国学知识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,并对团队成员的教学表示很有信心。
清脆的铃声响起,孩子们迅速集合在校区唯一的多媒体教室中,十分乖巧地坐好。当团队成员结束了自我介绍后,他们稚嫩的脸庞上露出了些许兴奋之情,这堂国学课堂仿佛是远道而来的团队送给他们的珍贵礼物。
课堂上,当团队宣讲师艾千靖指着王船山先生的画像问孩子们这是谁时,孩子们纷纷摇头。
“那你们知道彭玉麟吗?他和你们一样都是渣江人哦!”
有几个孩子们用力点点头,争相讲着彭玉麟的故事,眼睛里满是亮晶晶的骄傲。
孩子们正在认真上课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丹 摄
另一位宣讲师刘鑫洪则为孩子们讲述船山先生的生平与故事。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多媒体屏幕上船山先生的画像,想象着船山先生撑一把伞,踩一双木屐的潇洒样貌。他们纯真的面容上映照的,是汲取知识的满足,亦是对船山精神的敬重。偶尔碰上讲师的提问,虽不好意思主动举手回答问题,但也会在下面小声的与别人讲述自己的想法。
“我觉得这是一份责任,来之前我幻想了无数次上课将遇到的问题,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船山先生,我们特意从彭玉麟这个渣江县的历史名人讲起,但现实情况比预想中的要严峻,很多孩子们并不知道渣江有彭玉麟,更不用说船山先生了,但既然来了,就要将这份工作做好,将国学知识、船山精神扎根于他们的心田。”当被问到这次上课的感触时,艾千靖、刘鑫洪两位宣讲师回答道。
一声“谢谢”,一世情
“老师,你喜欢唱歌吗?”“老师,你知道《不完美小孩》吗?” “老师,你能教我们唱歌吗?”……
与孩子们熟络之后,他们渐渐地对团队成员敞开心扉,讲述他们的小小愿望,团队成员王建霞和匡文琪笑着应了他们的请求,答应教他们唱他们喜欢的歌。
“当我的笑灿烂像阳光,当我的梦做的够漂亮,这世界才为我鼓掌,只有你担心我受伤……”
孩子们稚嫩又坚定的歌声像是在诉说他们期待已久的梦想,他们期待汲取更多的知识,期待走出闭塞的农村,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色彩斑斓,他们的梦想很小,他们的梦想又很大。任重而道远,作为船山传人,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。
为了开展更为多样化的课外活动,团队成员开设了折纸课,孩子们手中握着彩色的纸条,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手中的彩纸化作一颗星。成员们自行分组指导孩子们折纸,灵巧的手儿翻动着,嘴角掩不住的笑最是暖了人心。
“老师。”一名女孩儿轻轻拉着团队成员彭烨的衣角,递给她一颗折好的星,孩子红着脸,害羞地说:“谢谢老师。”
“他们的美好与纯洁给了我们太多感动,他们的梦想,他们求知问学的精神都像是印在我们心上的烙印,我们愿以微薄之力为他们的梦想助力,我们也希望他们的未来能够美好如春。”团队成员张佳琪如是说。
别离时期待与祝愿相逢
“当我必须像个完美的小孩,满足所有人的期待,你却好像,格外欣赏,我犯错犯傻的模样……”三楼的教室里,传来孩子们的歌声,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道别。
短短几天的相处,不仅仅让船山精神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,也让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情谊开出一朵明媚的花,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,作为团队成员思考了很多:当今时代,人们对国学知识愈加重视,城市里已有多所国学课堂教育着一批一批的学子,而在许多农村,孩子们的国学知识却无人来教,王船山思想作为国学知识的一部分,其精神亦受后人推崇,理应有人给孩子们讲述教授。
校门外,邹旺华校长向团队道谢,他说,“我们这里的孩子,虽然教学条件不好,但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是强烈的,衷心感谢你们为孩子们上的国学课,我相信,船山先生的精神,一定在孩子们心中扎根了!”
伴着小雨淅沥,实践团队踏上返程之路,心中久久不能平静,孩子们的歌声与求知的精神在灵魂深处印下了深刻的烙印。这份情谊也将在回忆中成为绚烂的一笔。
“我希望船山精神能够得到真正的、全面的弘扬,船山精神中有很多都是可以深入生活与实践的,所以我期待能够再次来到这里,与他们共同学习船山精神,共做船山传人。”团队成员刘鑫洪说。
相关链接:http://sxx.youth.cn/jxqc/sjjs/201708/t20170811_10492316.htm
媒体转载情况:
中国西藏网:http://roll.tibet.cn/1502423618604.shtml